• <bdo id="4eege"><center id="4eege"></center></bdo>
  • <xmp id="4eege"><table id="4eege"></table>
  • <xmp id="4eege"><table id="4eege"></table>
  • 世界首例!保留神經功能的脊柱巨大腫瘤切除暨3D打印腰骶聯合置換術

    打印派   2019-06-25 17:37:25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成功為一椎管內巨大脊膜瘤患者進行腫瘤切除,保留患者神經功能,并采用3D打印技術為其量身訂制鈦合金假體結構,重建肢體穩定性。據科技查新,該手術為世界首例,為脊柱疾病患者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現在可以自己走路了?!比涨?,術后7個月來唐都醫院復查的朱女士滿臉洋溢著笑容,向醫生展示自己腰椎的恢復狀況。35歲的朱女士去年6月莫名其妙出現后腰、雙下肢麻木無力,小腹有時像墜了鉛一樣沉重,一向身體健康的她并沒有在意。一個月后,又相繼出現步行不穩、運動后疼痛加重等癥狀,當地醫院活檢為巨大脊膜瘤,推薦來唐都醫院神經外科就診。當時,朱女士已經不能下地行走,只能平臥在床,臀部開始出現褥瘡,萬分痛苦。接診的李維新副教授詳細檢查后發現,患者腰骶部椎管內長有一巨大腫瘤,為罕見的高度侵襲性腫瘤,已嚴重破壞腰骶椎椎體附近的骨質結構。如果不及時治療,侵蝕將進一步加重,極有可能面臨癱瘓的風險。

    朱女士的腫瘤巨大,多支神經包裹在其中,手術過程中勢必會切除該區域的神經根,從而影響到患者的行動及大小便功能。如果按常規手術方法可以切除腫瘤,但神經功能難以保留,患者日后必須佩帶尿管和人工肛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如何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神經功能,成為手術最大的難點。另一方面,腫瘤切除后,被切除的腰椎、骶骨和骶髂關節會導致脊柱、骨盆生物力學結構受到很大影響,上下半身骨骼結構離斷,脊柱和骨盆重建同樣具有挑戰性。

    術前,李維新副教授團隊反復推敲研究,模擬手術過程。為減少出血,術前先對部分腫瘤血管進行栓塞;在離斷雙側骶髂關節和腰4、5椎體關節后,從眾多神經中用抽絲剝繭的手法游離保護唯一尚未被腫瘤侵蝕的一側骶1神經,最后將腫瘤連同受侵蝕骨骼、神經進行整體切除。在重建肢體穩定性方面,李維新副教授團隊決定采用3D打印技術,為患者量身設計一個鈦合金假體結構,起到腰椎與骶骨的作用,重建脊柱骨盆穩定性,連接上下半身的骨骼結構,再采用最新的單椎四釘衛星棒技術增加假體的把持力,形成最有力的固定。由于下腰椎及骨盆力學結構復雜,神經及血管結構眾多,經過與3D打印中心反復溝通,李維新副教授親自為朱女士設計了一款符合她自身需求的鈦合金假體結構。

    經過完善的術前準備,2018年10月18日李維新副教授帶領王鵬副教授、江偉主治醫師及團隊為朱女士實施了手術,術中小心操作,盡最大可能保留神經功能。8個小時后,一顆菠蘿大小的腫瘤連同受侵蝕的腰椎骶骨被完整切除,3D打印的鈦合金假體完美填補了空缺的椎體,又采用衛星棒技術在單個椎體上置入四顆鈦釘,使其更加穩定。

    李維新副教授介紹,脊膜瘤是一種常見的脊柱腫瘤,多發于胸腰段,一般為良性,且生長緩慢,但約10%脊膜瘤具有侵襲性,容易對周圍器官造成破壞。全骶骨聯合第五腰椎整體切除,國際上罕有報道,更沒有保留大小便功能的先例。通常此類患者術后都會喪失大小便功能,需在手術同時進行膀胱造瘺手術和人工肛門手術以保證術后排便,并終身佩帶,感染和泌尿功能損害時有發生,生活質量嚴重下降。該手術的實施,為廣大脊柱腫瘤患者帶來了福音。


    0

    9128 0

    發表評論

    登陸后參與評論

    黄片一级免费无码
  • <bdo id="4eege"><center id="4eege"></center></bdo>
  • <xmp id="4eege"><table id="4eege"></table>
  • <xmp id="4eege"><table id="4eege"></table>